|
|
中国贸易网络特征与人民币国际化:典型事实、关联机制与实证检验 |
高明宇1,李 婧2 |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北京 100033;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
|
|
摘要 :贸易因素是一国货币发展成为国际货币的核心驱动力量。本文基于全球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构建世界贸易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中国2001年至2016年的贸易网络特征,并分析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贸易网络特征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了稳健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贸易网络联系强度自2005年起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持续上升,中间中心度和网络异质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出现下降趋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结果与状态空间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中国贸易网络特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网络联系强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应继续优化贸易网络,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巩固人民币在亚洲区域的影响力,建立亚洲的人民币循环系统;重点关注人民币官方记账职能的发挥,通过更加广泛的地域分布形成网络效应。
|
|
关键词 :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社会网络分析,
货币锚
|
|
[1] |
张雪春,曾园园. 美国数字贸易现状与中美数字贸易关系展望[J]. 南方金融, 2022, 1(4): 3-13. |
[2] |
李忆朋. “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影响研究——基于合成控制法与公共风险理论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22, 1(3): 51-62. |
[3] |
任康钰,倪沈逸. 危机下中美央行的应对策略与政策效应——基于资产负债表的比较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1): 26-40. |
[4] |
陈珠明,张翔宇. 我国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的战略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1): 41-51. |
[5] |
李伟群,方 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外投资政治风险及防范——以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为切入口[J]. 南方金融, 2021, 1(9): 78-87. |
[6] |
王伟涛. 内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短期跨境资金流动——基于金融周期差异和中介效应视角的检验[J]. 南方金融, 2021, 1(4): 3-15. |
[7] |
雷 曜,陈一稀. 香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与展望[J]. 南方金融, 2021, 1(1): 3-9. |
[8] |
吴圣金,刘相阁,叶国安. 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与资本管制的比较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1): 68-79. |
[9] |
王 旭,贾媛馨. 数字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竞争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20, 1(5): 12-21. |
[10] |
周诚君. 关于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更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关问题的思考[J]. 南方金融, 2020, 1(12): 3-10. |
[11] |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1): 69-75. |
[12] |
张 杰. 离岸人民币是不是合适的避险货币?[J]. 南方金融, 2019, 1(8): 68-77. |
[13] |
夏 婧. “稳汇率”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9, 1(4): 57-62. |
[14] |
张 星. 宋元时期中国货币域外流通研究及当代启示[J]. 南方金融, 2019, 1(3): 91-98. |
[15] |
俞业夔,洪 昊. 国际资本跨区域双向流动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9, 1(12): 54-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