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会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A+H”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郭臣鑫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
|
|
摘要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会计准则变革之一,对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本文以“A+H”股上市公司率先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会抑制企业投资替代动机下的金融化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强化了对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资产目的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第二,在股权制衡度较高、管理层薪酬激励较强、审计质量较高、短期利润动机较强、金融损益调整程度较大的企业中,新准则实施的上述影响更为显著;第三,新准则实施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替代动机,增强了其预防性动机,这种影响在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新准则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上市公司 “脱虚向实”。为此,要进一步做好新准则的宣传辅导,引导企业对金融交易进行客观公允的确认与计量,同时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强化外部监督,防止企业利用新旧准则交替中的监管漏洞进行利润操纵等违规行为。
|
|
关键词 :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企业金融化,
金融工具准则,
会计准则
|
|
[1] |
胡 丹,杨金花. 双层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基于赴美上市中概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2, 1(7): 13-27. |
[2] |
姚 晖,孙碧媛. “限薪令”能抑制国企过度投资吗?[J]. 南方金融, 2022, 1(7): 75-86. |
[3] |
黄贤环,杨钰洁. 内控缺陷整改能够有效治理企业“脱实向虚”吗?[J]. 南方金融, 2022, 1(4): 30-45. |
[4] |
朱翔宇. 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J]. 南方金融, 2022, 1(3): 77-90. |
[5] |
罗党论,杨文慧,黄依梅. 企业家科研禀赋与企业金融化[J]. 南方金融, 2022, 1(2): 58-71. |
[6] |
李卫兵,王利霞. 减税降费能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营改增”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南方金融, 2021, 1(7): 40-53. |
[7] |
刘爱明,徐华友. 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影响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5): 56-67. |
[8] |
杨亚平,赵昊华. 金融投资行为、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J]. 南方金融, 2021, 1(12): 18-33. |
[9] |
刘少波,杨俊宇,张友泽. 信息透明度、分析师关注与实体企业金融化[J]. 南方金融, 2021, 1(12): 47-58. |
[10] |
栾天虹,滕米洁. 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对其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20, 1(7): 45-56. |
[11] |
张 艳,刘岳平.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参与移动支付生态的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4): 73-8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