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限薪令”能抑制国企过度投资吗? |
姚 晖,孙碧媛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
|
|
摘要 :全面推进国企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完善国企薪酬制度和改善投资质量是加强国企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法对2014年出台的“限薪令”对国企过度投资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看,“限薪令”政策显著抑制了国企的过度投资行为,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降低管理者风险偏好两条路径发挥作用;相较于竞争性国企,“限薪令”对垄断性国企过度投资行为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对高管以股票期权为股权激励方式,会弱化“限薪令”对国企过度投资的抑制。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进一步完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实现高管薪酬公开化与合理化,减少高管自利行为;提高对国企高管的激励水平,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合理推广股权激励方式,兼顾薪酬公平与企业效率;积极培育和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在国企中全面推广职业经理人制度,利用职业竞争提升国企高管积极性。
|
|
关键词 :
企业管理,
薪酬制度,
国有企业,
国企改革,
限薪令,
投资效率
|
|
[1] |
郭臣鑫.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会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A+H”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2, 1(7): 87-99. |
[2] |
黄贤环,杨钰洁. 内控缺陷整改能够有效治理企业“脱实向虚”吗?[J]. 南方金融, 2022, 1(4): 30-45. |
[3] |
朱翔宇. 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J]. 南方金融, 2022, 1(3): 77-90. |
[4] |
罗党论,杨文慧,黄依梅. 企业家科研禀赋与企业金融化[J]. 南方金融, 2022, 1(2): 58-71. |
[5] |
李 涛,方江燕. 党组织建设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1, 1(9): 32-43. |
[6] |
魏成龙,郭琲楠. 金融科技影响企业投资的传导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9): 31-43. |
[7] |
栾天虹,滕米洁. 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对其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20, 1(7): 45-56. |
[8] |
张 艳,刘岳平.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参与移动支付生态的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4): 73-83. |
[9] |
吕 英,王 潇. 女性董事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薪酬公平吗?[J]. 南方金融, 2020, 1(1): 48-59. |
[10] |
赵立彬,杨丽娇. 薪酬攀比幻觉、晋升激励与公司并购[J]. 南方金融, 2019, 1(6): 74-82. |
[11] |
白 俊,刘园园,邱善运. 政府放权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地方国企金字塔结构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4): 37-48. |
[12] |
夏 晗. 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J]. 南方金融, 2019, 1(10): 48-57. |
[13] |
李小斌. “二次混改”后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变化——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5): 27-37. |
[14] |
官欣荣,刘嘉颖. 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法治思考[J]. 南方金融, 2017, 1(1): 79-86. |
[15] |
戴晓风,任述康. 公司治理与财务柔性及投资——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9): 48-5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