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透明度、分析师关注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刘少波1,2,杨俊宇1,张友泽1,3 |
(1.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2.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2;
3.广东华商学院广东华商金融科技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1300) |
|
|
摘要 :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信息透明度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分析师关注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信息透明度的下降会显著提升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程度;第二,信息透明度通过融资约束作用于企业金融化,即信息透明度降低会加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金融化水平;第三,分析师关注、分析师观点异质性可以调节“信息透明度—企业金融化”关系,且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地域层面和所有权性质层面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二是要缓解实体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切断“信息透明度—企业金融化”的传导途径;三是要鼓励和支持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蓬勃发展,保护资本市场上卖方分析师的独立性。
|
|
关键词 :
公司治理,
企业金融化,
信息透明度,
分析师关注,
融资约束,
调节效应
|
|
[1] |
李 涛,方江燕. 党组织建设与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1, 1(9): 32-43. |
[2] |
于 波,王 威,霍永强. 媒体报道、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基于内外部协同治理机制检验[J]. 南方金融, 2021, 1(9): 44-56. |
[3] |
王博琨. 双重股权结构的本质反思与规制路径重构[J]. 南方金融, 2021, 1(8): 78-88. |
[4] |
李卫兵,王利霞. 减税降费能抑制企业金融化吗?——来自“营改增”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南方金融, 2021, 1(7): 40-53. |
[5] |
朱晓艳,徐 飞. 忙碌董事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股价崩盘风险:声誉理论抑或忙碌效应[J]. 南方金融, 2021, 1(5): 44-55. |
[6] |
李苗苗. 双层股权结构日落条款的适用困境与优化对策[J]. 南方金融, 2021, 1(5): 68-78. |
[7] |
徐 晟,李铭洋. 大股东持股水平对公开市场回购的影响:共同维护还是相互伤害?[J]. 南方金融, 2021, 1(3): 61-75. |
[8] |
杨亚平,赵昊华. 金融投资行为、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J]. 南方金融, 2021, 1(12): 18-33. |
[9] |
雍红艳,张乐园,张 浩. 员工持股计划与CEO更迭:留住精英还是加剧内部人盘踞?[J]. 南方金融, 2021, 1(12): 34-46. |
[10] |
关璧麟,葛志苏. 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门槛效应分析——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21, 1(12): 59-70. |
[11] |
郎香香,张朦朦,王佳宁. 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创新——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1, 1(11): 13-25. |
[12] |
刘梦凯,谢香兵. 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可持续增长[J]. 南方金融, 2021, 1(11): 38-50. |
[13] |
张 浩,陶伦琛.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会提升市场信息效率吗?——基于境外投资者视角[J]. 南方金融, 2021, 1(11): 51-64. |
[14] |
张诗玥,冯体一,纪嘉凤. 信息型市场操纵、投资者保护与股价崩盘风险[J]. 南方金融, 2021, 1(10): 49-62. |
[15] |
魏成龙,郭琲楠. 金融科技影响企业投资的传导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9): 31-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