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发行规模居全球前列,但由于我国绿色债券的相关标准还未与国际接轨、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不足、债券市场联通性不足等原因,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经济和金融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具备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的现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能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成熟发展,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话语权。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建议通过政府主导加市场引导的方式,建立大湾区的绿色债券合作机制,打造一个有效率、有规则、有广度、有深度的国际性绿色债券市场,从而吸引国际投资者和融资者聚集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
|
|
关键词 :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
金融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
|
|
[1] |
张 琳,廉永辉. 绿色信贷如何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基于银行收入结构分解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0, 1(2): 45-56. |
[2] |
郭文伟,刘英迪. 绿色信贷、成本收益效应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J]. 南方金融, 2019, 1(9): 40-50. |
[3] |
张 杰. 离岸人民币是不是合适的避险货币?[J]. 南方金融, 2019, 1(8): 68-77. |
[4] |
谭志清. 构建开放银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J]. 南方金融, 2019, 1(5): 73-81. |
[5] |
李 强,高树棠,宋晴晴.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经营费用补贴机制研究——基于参与主体行为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9, 1(4): 73-82. |
[6] |
夏 婧. “稳汇率”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9, 1(4): 57-62. |
[7] |
张 星. 宋元时期中国货币域外流通研究及当代启示[J]. 南方金融, 2019, 1(3): 91-98. |
[8] |
俞业夔,洪 昊. 国际资本跨区域双向流动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9, 1(12): 54-64. |
[9] |
张 银,危 平. 筛选强度对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基金财务绩效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8, 1(9): 43-52. |
[10] |
张 萌. 东盟“10+3”适合建立最优货币区吗?——基于改进的区域经济收敛模型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2): 59-68. |
[11] |
桂荷发,王晓艳. 融资约束、终极控制权结构与环保投资——基于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南方金融, 2018, 1(10): 15-24. |
[12] |
费广平. 人民币汇率预期度量与影响因素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 32-41. |
[13] |
王景武.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广东金融强省建设[J]. 南方金融, 2017, 1(9): 3-9. |
[14] |
李永坤,朱 晋. 节能环保产业并购重组的驱动力、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9): 64-69. |
[15] |
周于靖,罗韵轩. 金融生态环境、绿色声誉与信贷融资——基于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8): 21-3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