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同群效应的地方政府举债动因——来自我国地级和副省级城市的实证依据 |
高 歌1,李秀婷2,3,4,董纪昌2,3
(1.中国建设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西城区 100032;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海淀区 10019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海淀区 100190;
4.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字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与政策仿真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北京 海淀区 100190) |
|
|
摘要 将同群效应引入地方政府举债动因研究,基于2014-2019年我国249个地级和副省级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同一省域不同城市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具有显著的同群效应,这种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城市之间表现得更加突出。第二,地方GDP竞赛、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升级会强化地方政府举债的同群效应,而地方金融风险上升会抑制这种效应。第三,地方领导干部任期和受教育程度正向调节地方GDP竞赛对城市政府举债行为的促进作用,而干部年龄起到反向调节作用。第四,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同群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比较显著,在东部地区相对不明显。保障和促进地方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要考虑设置地方债务的杠杆率警戒线、红线,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和干部晋升机制,既要合理运用债务杠杆又要抑制盲目跟风举债,达到稳增长与防风险双重效果。
|
|
关键词 :
财政政策,
政府债务,
地方债,
地方财政,
同群效应
|
|
[1] |
王艺臻,刘德胜,王伊晴. 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行业同群效应——主动响应还是被动跟进?[J]. 南方金融, 2024, 1(9): 34-51. |
[2] |
崔文涛. 地方政府专项债:三重属性、三项不足及其治理[J]. 南方金融, 2024, 1(4): 77-88. |
[3] |
魏 西,赵 鑫. 地方政府财政重整的现状、问题与制度建构[J]. 南方金融, 2024, 1(3): 35-49. |
[4] |
曹锐涛. 市县专项债券举债自主权的理论辨析与实现路径[J]. 南方金融, 2024, 1(3): 50-62. |
[5] |
罗 琦. 助企纾困补贴与常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效果比较[J]. 南方金融, 2024, 1(1): 3-21. |
[6] |
杨皖宁.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管理的检视与优化[J]. 南方金融, 2023, 1(5): 24-38. |
[7] |
姚凯辛,李 为,项后军. 财政压力、地方债务与企业杠杆率分化[J]. 南方金融, 2022, 1(6): 30-41. |
[8] |
曾雪婷,陈泽艺,黄玉清. 商誉减值的同群效应研究——基于董事网络视角[J]. 南方金融, 2022, 1(6): 42-54. |
[9] |
李建伟,高 磊. 货币财政政策规则协调范式判别研究——兼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减税降费的经济效应[J]. 南方金融, 2021, 1(6): 3-19. |
[10] |
徐肖冰,陈庆海. 疫情冲击下的欧洲债务风险、影响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21, 1(5): 79-88. |
[11] |
王振霞,吴 芳. 零利率下限、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 南方金融, 2020, 1(8): 13-27. |
[12] |
李枚娜. 政府投资基金的规范发展及守正创新[J]. 南方金融, 2020, 1(1): 76-82. |
[13] |
闫晓东,张迎春,李俊霞. 43号文减弱了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吗?——基于城投债发行利差视角[J]. 南方金融, 2019, 1(9): 20-28. |
[14] |
姜永宏,莫 斌,肖 迪. 行业同群效应视角下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9, 1(7): 18-28. |
[15] |
陈得文,吴华强,魏荣桓. 美国、日本应对金融和经济周期冲击的政策选择及对中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9, 1(6): 16-2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