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日本应对金融和经济周期冲击的政策选择及对中国的启示 |
陈得文,吴华强,魏荣桓 |
(招商银行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40) |
|
|
摘要 :本文基于金融、经济周期分析框架,在比较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金融和经济周期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美国、日本应对金融和经济周期冲击的调控经验和教训:第一,在金融周期下行阶段,宏观调控政策组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随金融形势和经济波动进行动态调整;第二,加强财政刺激是应对金融周期下行阶段的重要手段;第三,维护信用稳定可能是平衡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变量,仅靠宽松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缓解信用收缩压力;第四,要把握好政策调控的“度”,避免政策过度和快速反转。比较来看,日本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的力度、转向的节奏均明显强于美国,从而导致日本金融体系失衡和经济波动性比美国更加明显。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稳增长、防风险”等多目标约束的背景下,可以从美、日两国应对金融和经济周期冲击的经验和教训之中得到启示:一是要发挥好“宽货币”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避免市场被动、无序出清;二是要发挥好“宽财政”的逆周期调节和托底功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三是要发挥好“稳信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实现信用扩张与经济增长、金融周期之间的平衡。
|
|
关键词 :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金融稳定
|
|
[1] |
杨小玄,王一飞. 我国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构建及预警能力分析——基于混频数据动态因子模型[J]. 南方金融, 2019, 1(6): 3-15. |
[2] |
于品显.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界定及传播机制[J]. 南方金融, 2019, 1(6): 48-56. |
[3] |
张 超,任志宏. 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动效应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8): 3-14. |
[4] |
尚晓贺,陶 江. 动量化货币指标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基于美国支付系统数据 [J]. 南方金融, 2018, 1(4): 9-19. |
[5] |
乔海曙,王 鹏,谢姗珊. 法定数字货币:发行逻辑与替代效应[J]. 南方金融, 2018, 1(3): 71-77. |
[6] |
刘向耘,王 琰. 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对金融膨胀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8, 1(2): 3-11. |
[7] |
王伯英. 货币政策冲击、宏观经济变动与信用利差调整[J]. 南方金融, 2018, 1(12): 32-40. |
[8] |
董雅洁,王伟涛. 货币政策环境、监管约束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J]. 南方金融, 2018, 1(11): 75-84. |
[9] |
李义举,梁 斯. “双支柱”调控框架下的政策协调机制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1): 41-48. |
[10] |
孙 丹,李宏瑾.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J]. 南方金融, 2017, 1(9): 10-17. |
[11] |
梁 斯. 流动性“紧平衡”与货币政策操作——对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操作框架的思考[J]. 南方金融, 2017, 1(9): 18-25. |
[12] |
王 宇. 国际贸易和全球投资有望重回增长[J]. 南方金融, 2017, 1(7): 3-6. |
[13] |
王 伟,戴菊贵,胡俊霞. 民间借贷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途径分析与防范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7): 27-34. |
[14] |
朱大鹏,陈 鑫. 房产价格、家庭财富再分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7, 1(5): 18-36. |
[15] |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市场风险交叉传染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基于医学SIRS传染病模型[J]. 南方金融, 2017, 1(2): 3-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