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行业同群效应——主动响应还是被动跟进? |
王艺臻1,刘德胜2,王伊晴3
(1.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3.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00) |
|
|
摘要 以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同群企业ESG信息披露对焦点企业ESG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的经济后果。实证研究发现:企业ESG信息披露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同群效应的产生机制包括主动学习同行业领先企业行为和迫于竞争压力、被动模仿同行业企业行为两类,经济后果表现为绿色投资者增加和代理成本降低,这表明行业同群效应不仅有助于获得合法性,还促进了企业治理的优化;行业同群效应在非低碳试点城市和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且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异质性。建议相关部门注重引导行业领先企业提升ESG表现及信息披露质量,发挥示范效应,同时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发挥竞争促进效应;组织同行业企业加强交流互鉴,增强ESG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
|
关键词 :
ESG信息披露,
同群效应,
绿色投资者,
代理成本,
资本市场有效性
|
|
[1] |
陈泽艺,李常青,查大鑫. ESG信息披露与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沟通抑或掩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南方金融, 2024, 1(6): 52-66. |
[2] |
朱翔宇. 被动ESG投资的代理成本与规制路径[J]. 南方金融, 2023, 1(11): 77-88. |
[3] |
张怡阁,卜 君.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金融化[J]. 南方金融, 2023, 1(10): 18-34. |
[4] |
胡 丹,杨金花. 双层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基于赴美上市中概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2, 1(7): 13-27. |
[5] |
曾雪婷,陈泽艺,黄玉清. 商誉减值的同群效应研究——基于董事网络视角[J]. 南方金融, 2022, 1(6): 42-54. |
[6] |
杨菁菁,朱瑞城,梁小敏. 双重股权、机构持股与股价高估——基于中概股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2, 1(5): 33-46. |
[7] |
袁克丽,闫红悦,翟淑萍. 上市公司战略定位影响资本结构吗?[J]. 南方金融, 2020, 1(7): 57-68. |
[8] |
姜永宏,莫 斌,肖 迪. 行业同群效应视角下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9, 1(7): 18-28. |
[9] |
凌士显,白锐锋. 姓氏文化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9): 3-15. |
[10] |
郭长娟,匡紫航,王学斌. 高管校友关系与公司委托代理成本[J]. 南方金融, 2018, 1(9): 16-23. |
[11] |
王仲玮,周旋风. 负债期限、负债来源与经理人代理成本——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16, 1(6): 47-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