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政策协调:国际趋势及启示 |
魏 巍1,黄宇元1,马 超2 |
(1.广州农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广东 广州 510632;2.广东财经大学,广东 广州 510320) |
|
|
摘要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将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推向新的变革轨道,克服货币政策目标多样性和银行审慎监管局限性的矛盾、强化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政策协调成为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新趋势。从我国实践来看,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对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工具的选择运用存在差异,两者之间的交叉影响和冲突日渐增多,客观上要求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政策加强协调。为此,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进程中,应赋予金融监管体制更多的功能指向性与制度灵活性,将金融稳定目标纳入中央银行政策反应函数,促进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部门的充分沟通,建立有效的联合监管协调机制。
|
|
关键词 :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协调,
功能监管,
金融稳定
|
|
[1] |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市场风险交叉传染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基于医学SIRS传染病模型[J]. 南方金融, 2017, 1(2): 1-. |
[2] |
蓝 虹,穆争社.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新理念、新方法、新趋势[J]. 南方金融, 2016, 1(9): 69-76. |
[3] |
陈 丹,高 锐. 农地抵押金融风险:政府规制的逻辑及政策取向[J]. 南方金融, 2016, 1(7): 72-77. |
[4] |
陈利锋. 金融冲击、抵押贷款约束与货币政策机制选择[J]. 南方金融, 2016, 1(7): 5-15. |
[5] |
张 惠. 论银行业分类监管机制重构[J]. 南方金融, 2016, 1(6): 75-80. |
[6] |
孙 丹,李宏瑾.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J]. 南方金融, 2016, 1(5): 19-29. |
[7] |
谷壮海,陈文杰. 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子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及各子市场的关联性[J]. 南方金融, 2016, 1(5): 55-64. |
[8] |
夏伟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金融消费领域的适用[J]. 南方金融, 2016, 1(4): 87-93. |
[9] |
赵经涛,李 宁.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与市场基准利率选择[J]. 南方金融, 2016, 1(3): 7-18. |
[10] |
于 博,尹 凤. 货币政策、要素配置效率与供给侧改革——基于商业信用再配置视角的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3): 19-24. |
[11] |
赵昌川,张 旭,彭 劼. 资产价格波动与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J]. 南方金融, 2016, 1(3): 25-31. |
[12] |
米晓文. 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6, 1(3): 43-47. |
[13] |
郭 杨. 名义负利率政策是否实现了通胀和汇率调控目标?——基于五个经济体的实证分析[J]. 南方金融, 2016, 1(10): 29-37. |
[14] |
庞念伟.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J]. 南方金融, 2016, 1(1): 20-29. |
[15] |
张炎涛. 匈牙利结构性货币政策:内容、效果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6, 1(1): 72-7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