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归本源: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新变化 |
陈德胜1,邓 莉2 |
|
|
摘要 :2014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进入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银行竞争力为目的、以标准产品创新为主线的新阶段,呈现一系列新变化:同业业务规模名降实升,城市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占比超过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同业资产中“非标资产”由标准产品替代,同业负债中大额同业存单增长较快。出现上述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进入降杠杆周期;随着监管政策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资本套利空间受到压缩;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促使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转型;不同商业银行风险传染性的差异影响其同业业务策略。预计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功能将回归本源,同业负债增速将快于同业资产增速,资产证券化将成为同业业务的主要增长领域。
|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非标资产,
利率市场化,
资产证券化,
互联网金融
|
|
[1] |
卢文华. 从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看我国金融回归本源的逻辑与路径[J]. 南方金融, 2018, 1(2): 12-19. |
[2] |
李富昌,苏益莉,胡晓辉. 基于信用风险控制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决策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2): 51-58. |
[3] |
张超宇,陈 飞. 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异化及去担保化问题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 68-74. |
[4] |
董玉峰,赵晓明. 负责任的数字普惠金融:缘起、内涵与构建[J]. 南方金融, 2018, 1(1): 50-56. |
[5] |
孙 丹,李宏瑾.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J]. 南方金融, 2017, 1(9): 10-17. |
[6] |
苏 静. 互联网技术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收益与成本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9): 57-63. |
[7] |
魏 巍,马 超,张 乐.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构建风险全覆盖管理体系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9): 26-37. |
[8] |
项繁繁.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控与合规文化建设[J]. 南方金融, 2017, 1(9): 75-81. |
[9] |
丁 佳,封思贤. 网上支付机构洗钱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8): 61-68. |
[10] |
王 伟,戴菊贵,胡俊霞. 民间借贷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途径分析与防范建议[J]. 南方金融, 2017, 1(7): 27-34. |
[11] |
蔺 鹏, 孟娜娜. 商业银行交叉金融创新的风险防控与监管策略——基于“穿透式”监管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6): 10-16. |
[12] |
陈一洪. 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主要挑战与转型战略[J]. 南方金融, 2017, 1(6): 81-89. |
[13] |
杨云龙,姚景超,何文虎. 商业银行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的若干问题探讨[J]. 南方金融, 2017, 1(6): 73-80. |
[14] |
刁心玉,曾繁清,叶德珠. 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上市银行风险与绩效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17, 1(6): 38-45. |
[15] |
周治富. 互联网金融的内生成长、基本模式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7, 1(6): 17-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