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门人机制为何失灵?——论中介机构之归位尽责 |
彭 志 |
|
|
摘要 :资本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如审计机构、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和信用
评级机构等通常被称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这些中介机构凭借自己的职业声誉为广大
投资者把守着第一道关口。然而,无论国内外,看门人机制失灵问题都普遍存在。我国目
前正步入金融体制改革的深水区,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的意见》。本文基于对我国几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运用看门人相关理论探讨
我国资本市场看门人机制失灵的原因,阐述了“IPO新政自中介机构改革始,中介结构改
革自归位尽责始”的观点,并提出提高中介机构准入门槛、加强行业规范和自律建设、改
变看门人的委托代理链条、明确中介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强化法律威慑、推进法律救济
机制建设等建议。
|
|
关键词 :
资本市场,
看门人机制,
声誉资本,
归位尽责,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
|
[1] |
王晓彦,陈晓凡,胡德宝. 人工智能网络热度与其概念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8): 42-53. |
[2] |
沈俊森. 新三板信息披露的制度困境及破解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6): 90-98. |
[3] |
刁心玉,曾繁清,叶德珠. 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上市银行风险与绩效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17, 1(6): 38-45. |
[4] |
李彤彤. 限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自然实验[J]. 南方金融, 2017, 1(5): 57-64. |
[5] |
岑敏华,罗向明,张 伟. “保险姓保”:理论溯源与价值回归[J]. 南方金融, 2017, 1(5): 45-50. |
[6] |
李 冀,杨忠孝. 政府干预在证券市场强制信息披露中的边界[J]. 南方金融, 2017, 1(2): 49-56. |
[7] |
车树林,王 琼. 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居民投资偏好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6, 1(9): 24-31. |
[8] |
郝文力,赵馨田. 分层管理背景下完善新三板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J]. 南方金融, 2016, 1(7): 39-43. |
[9] |
王 媛. 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机制:直接融资抑或增进信贷[J]. 南方金融, 2016, 1(6): 39-46. |
[10] |
万国华,张崇胜,孙 婷. 论我国股权众筹豁免法律制度的构建[J]. 南方金融, 2016, 1(11): 54-59. |
[11] |
彭 志. 量化投资和高频交易:风险、挑战及监管[J]. 南方金融, 2016, 1(10): 84-89. |
[12] |
吴俊霖. 股票市场错误定价对公司并购的影响——来自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15, 1(7): 66-75. |
[13] |
李文华.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探析[J]. 南方金融, 2015, 1(5): 59-68. |
[14] |
李耀华,魏果望. 中小企业借力“新三板”的机制及扶持政策研究——基于上海市杨浦区的调查[J]. 南方金融, 2015, 1(3): 74-81. |
[15] |
石寄华,杨鲤源,蔡泽林. 我国股票型基金经理业绩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J]. 南方金融, 2015, 1(10): 64-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