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助企纾困补贴与常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效果比较 |
罗 琦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387) |
|
|
摘要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补贴政策。本文构建包含招聘摩擦和工资粘性的DSGE模型,探究助企纾困补贴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降低消费税、扩张性财政政策等三种常规政策的搭配对就业和产出的影响机制,并比较分析三种政策组合的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恢复方面,“助企纾困补贴+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最好,“助企纾困补贴+降低消费税”次之,“助企纾困补贴+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最不明显。第二,助企纾困补贴政策并不是补贴力度越大越好,超过最佳补贴力度之后,其对稳定经济和促进就业的作用不够明显,甚至可能对社会福利产生负向影响。第三,在降低企业边际成本效果方面,“助企纾困补贴+降低消费税”从短期来看是三种政策组合中效果最好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助企纾困补贴+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最好。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推行助企纾困补贴政策的同时应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实施助企纾困补贴政策不能搞“大水漫灌”,要掌握好补贴政策的力度,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精准地找到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稳就业、促复苏的作用。
|
|
关键词 :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就业政策,
政策一致性,
经济复苏,
DSGE模型
|
|
[1] |
余元堂,梁 斯. 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理论逻辑、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23, 1(9): 71-85. |
[2] |
郭奔宇,黄和亮,钟 琳,陈思莹. 中国“高货币化之谜”的微观机制:基于企业债务结构和经营效率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23, 1(7): 42-55. |
[3] |
史焕平,刘 鑫. 数字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J]. 南方金融, 2023, 1(6): 3-17. |
[4] |
杨皖宁.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管理的检视与优化[J]. 南方金融, 2023, 1(5): 24-38. |
[5] |
谭伟杰 庞钰标.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稳就业效应[J]. 南方金融, 2023, 1(11): 19-34. |
[6] |
朱明轩,刘洋洋,林朝颖. 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效应——以定向降准与支小再贷款政策为例[J]. 南方金融, 2023, 1(11): 49-63. |
[7] |
辛兵海,徐红艳,程 栋. 利率期限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J]. 南方金融, 2022, 1(9): 35-49. |
[8] |
姚凯辛,李 为,项后军. 财政压力、地方债务与企业杠杆率分化[J]. 南方金融, 2022, 1(6): 30-41. |
[9] |
蓝 天. 绿色转型风险、金融摩擦与最优政策选择[J]. 南方金融, 2022, 1(4): 14-29. |
[10] |
姜晶晶. 绿色低碳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与中央银行政策应对——理论研究进展及评析[J]. 南方金融, 2022, 1(12): 3-15. |
[11] |
张天顶,李汶骏. 全球流动性扩张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12): 61-75. |
[12] |
张斐燕,杨 超,张文涛. 高杠杆率、房地产泡沫与宏观调控[J]. 南方金融, 2022, 1(10): 3-21. |
[13] |
任康钰,倪沈逸. 危机下中美央行的应对策略与政策效应——基于资产负债表的比较研究[J]. 南方金融, 2022, 1(1): 26-40. |
[14] |
李懿行,梁万泉. 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视角[J]. 南方金融, 2021, 1(8): 29-39. |
[15] |
李建伟,高 磊. 货币财政政策规则协调范式判别研究——兼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减税降费的经济效应[J]. 南方金融, 2021, 1(6): 3-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