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2P网络借贷救急不救穷?——基于“人人贷”的经验证据 |
张 顺1,赵翠翠1,杨 立2 |
(1.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2.湖南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
|
|
摘要 :由于P2P网络借贷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者往往只能获取关于借款人较为有限的信息,这使得即使是无法核实真实性的“软信息”,也成为投资者判断借款人信用风险水平和道德风险水平的重要依据。为验证借款人客观“硬信息”和主观“软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采用“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2010年10月至2016年11月的42万条交易数据,整理、归纳借款人的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后,实证分析借款人主观上的“急”和客观上的“穷”两个因素对借款成功率和借款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借款人“急”和“穷”的特征会降低借款成功率,并提高其借款成本。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网络借贷的融资效率、投资者的风险辨别能力,完善对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促进P2P网络借贷稳健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引导P2P网络借贷投资者加强对借款人主观信息的甄别;第二,推动P2P 网络借贷平台加强对借款人信息披露的管理;第三,监管当局要加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P2P网络借贷信息共享机制。
|
|
关键词 :
互联网金融,
P2P网络借贷,
印象管理理论,
软信息,
违约风险
|
|
[1] |
陈颖瑛,王 娟. 互联网金融的时空特征与运行机制[J]. 南方金融, 2019, 1(5): 13-20. |
[2] |
王 妍,赵 杰. “金融的法律理论”视域下的“穿透式”监管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5): 92-98. |
[3] |
王怀勇,刘 帆. 债务催收治理的法制困境及出路[J]. 南方金融, 2019, 1(4): 20-27. |
[4] |
张永东. 基于非均衡样本的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1): 5-14. |
[5] |
谭中明,谢 坤,谭 璇. P2P网络借贷生态圈刻画、信用风险生成及防范——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9): 53-61. |
[6] |
林慰曾,施心德. 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错配、修复与完善[J]. 南方金融, 2018, 1(6): 73-81. |
[7]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美国对掠夺性放贷行为的法律规制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8, 1(5): 83-92. |
[8] |
朱 琳. 股权众筹监管模式的辨析与重构 [J]. 南方金融, 2018, 1(4): 83-89. |
[9] |
鄂春林.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挑战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8, 1(3): 85-92. |
[10] |
王学忠. 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若干问题的争议与辨析[J]. 南方金融, 2018, 1(10): 77-83. |
[11] |
尚航飞.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荒”的成因、挑战与应对[J]. 南方金融, 2018, 1(10): 84-92. |
[12] |
董玉峰,赵晓明. 负责任的数字普惠金融:缘起、内涵与构建[J]. 南方金融, 2018, 1(1): 50-56. |
[13] |
张超宇,陈 飞. 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异化及去担保化问题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 68-74. |
[14] |
苏 静. 互联网技术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收益与成本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9): 57-63. |
[15] |
丁 佳,封思贤. 网上支付机构洗钱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8): 61-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