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若干问题的争议与辨析 |
王学忠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法学部,安徽 合肥 230022) |
|
|
摘要 :加强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之举,然而学界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政府监管的正当性、资金安全保障方式、平台设立方式、监管体制安排、监管主体设置等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本文对上述事关如何监管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根本性问题进行辨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协调政府和市场关系角度出发,应当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界定为信息中介;第二,政府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监管有其正当性基础,即P2P网络借贷存在信息失灵、具有涉众性特征;第三,应当允许P2P网络借贷平台以第三方担保和风险备付金等方式保障出借人资金安全;第四,P2P网络借贷平台应采用严格准则设立方式;第五,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应采取统一监管模式,监管规则和标准由中央统一制定,地方监管部门仅具有执行权;第六,由于P2P网络借贷本质上具有证券属性,建议明确证券监管部门作为其监管主体。
|
|
关键词 :
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
信息中介,
严格准则主义,
统一监管
|
|
[1] |
谭中明,谢 坤,谭 璇. P2P网络借贷生态圈刻画、信用风险生成及防范——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9): 53-61. |
[2] |
卜振兴. 资管新规的要点分析与影响前瞻[J]. 南方金融, 2018, 1(6): 66-72. |
[3] |
林慰曾,施心德. 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错配、修复与完善[J]. 南方金融, 2018, 1(6): 73-81. |
[4] |
许祥云,孔凯歌,丁晓峰. 信贷缺口:一个文献综述[J]. 南方金融, 2018, 1(6): 19-27. |
[5] |
林 砚,陈志新.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金融网络风险传染性评估模型[J]. 南方金融, 2018, 1(5): 16-26. |
[6] |
朱 琳. 股权众筹监管模式的辨析与重构 [J]. 南方金融, 2018, 1(4): 83-89. |
[7] |
鄂春林.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挑战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18, 1(3): 85-92. |
[8] |
董雅洁,王伟涛. 货币政策环境、监管约束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J]. 南方金融, 2018, 1(11): 75-84. |
[9] |
尚航飞.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荒”的成因、挑战与应对[J]. 南方金融, 2018, 1(10): 84-92. |
[10] |
兰立宏. 论虚拟货币的犯罪风险及其防控策略[J]. 南方金融, 2018, 1(10): 33-40. |
[11] |
董玉峰,赵晓明. 负责任的数字普惠金融:缘起、内涵与构建[J]. 南方金融, 2018, 1(1): 50-56. |
[12] |
张超宇,陈 飞. 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异化及去担保化问题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 68-74. |
[13] |
王景武.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广东金融强省建设[J]. 南方金融, 2017, 1(9): 3-9. |
[14] |
苏 静. 互联网技术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收益与成本视角[J]. 南方金融, 2017, 1(9): 57-63. |
[15] |
丁 佳,封思贤. 网上支付机构洗钱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南方金融, 2017, 1(8): 61-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