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权质押、股权激励与大股东资金占用 |
陈泽艺1,李常青2,黄忠煌3 |
|
|
摘要 :资金占用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重要方式,已成为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本文从大股东融资约束视角出发,采用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数据,研究股权质押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分析不同股权质押情景下股权激励是否会降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股权激励降低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影响仅在高股权制衡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效应。防范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要完善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加大对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力度;要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大对资本市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的力度;要强化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建设,为减少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降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可能性创造条件。
|
|
关键词 :
资本市场,
股权质押,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
|
[1] |
杜佳佳,吴英霞. 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风险与规范进路[J]. 南方金融, 2018, 1(8): 90-98. |
[2] |
胡双发. “妖股”的特征、成因与防治[J]. 南方金融, 2018, 1(8): 43-48. |
[3] |
王 锐. 互联互通机制下中国内地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则为切入点[J]. 南方金融, 2018, 1(7): 58-65. |
[4] |
李小斌. “二次混改”后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变化——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5): 27-37. |
[5] |
张 浩. 我国信用债市场风险的特征、影响及对策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1): 57-67. |
[6] |
刘卿龙,张兆慧.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上市企业投资效率[J]. 南方金融, 2017, 1(9): 38-48. |
[7] |
周 杰,沈 冰.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预警模型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9): 49-56. |
[8] |
陈一新. 刍议公司董事对虚拟股股东的信义义务[J]. 南方金融, 2017, 1(9): 89-99. |
[9] |
王晓彦,陈晓凡,胡德宝. 人工智能网络热度与其概念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8): 42-53. |
[10] |
许 敏,朱伶俐. 管理层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J]. 南方金融, 2017, 1(7): 64-72. |
[11] |
倪淑慧,胡海峰. 美国大公司欺诈事件探析——以富国银行丑闻为例[J]. 南方金融, 2017, 1(6): 65-72. |
[12] |
沈俊森. 新三板信息披露的制度困境及破解对策[J]. 南方金融, 2017, 1(6): 90-98. |
[13] |
刁心玉,曾繁清,叶德珠. 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上市银行风险与绩效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17, 1(6): 38-45. |
[14] |
李彤彤. 限制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自然实验[J]. 南方金融, 2017, 1(5): 57-64. |
[15] |
姜立文,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J]. 南方金融, 2017, 1(5): 51-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