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权分离会导致更严重的企业融资约束么? |
张 莹,李 健 |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
|
|
摘要 :代理成本是制约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第二类代理问题视角,即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企业内部治理与外部融资约束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对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引入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创新能力的情景效应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越高,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越严重;第二,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与融资约束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第三,企业的创新能力越高,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企业融资约束的正相关关系越不显著。以上研究结论对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带来的启示:第一,降低终极大股东的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偏离程度,将大股东的控制权限制在与现金流权比例相当的范围之内;第二,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既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缩小民营、中小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在融资环境上的显性、隐性差距,也需要民营、中小企业自身改进公司治理,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对控股股东的制约、监督;第三,企业应当注重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培育,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缓解控股股东两权分离所导致的融资约束。
|
|
关键词 :
公司治理,
融资约束,
两权分离,
第二类代理问题,
堑壕效应
|
|
[1] |
徐宗宇,金舒婷. 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J]. 南方金融, 2019, 1(7): 29-39. |
[2] |
赵立彬,杨丽娇. 薪酬攀比幻觉、晋升激励与公司并购[J]. 南方金融, 2019, 1(6): 74-82. |
[3] |
王运通.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不足与改进建议——基于美国经验的比较分析[J]. 南方金融, 2019, 1(5): 65-72. |
[4] |
邬烈岚,徐 雯.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黏性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9, 1(2): 12-20. |
[5] |
高 榴. 上市公司内部人股份减持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9, 1(2): 43-48. |
[6] |
邓 伟,陆 敏. 股价信息含量对上市公司研发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1): 15-27. |
[7] |
凌士显,白锐锋. 姓氏文化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9): 3-15. |
[8] |
郭长娟,匡紫航,王学斌. 高管校友关系与公司委托代理成本[J]. 南方金融, 2018, 1(9): 16-23. |
[9] |
杜佳佳,吴英霞. 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风险与规范进路[J]. 南方金融, 2018, 1(8): 90-98. |
[10] |
李小斌. “二次混改”后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变化——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5): 27-37. |
[11] |
陈泽艺,李常青,黄忠煌. 股权质押、股权激励与大股东资金占用[J]. 南方金融, 2018, 1(3): 23-32. |
[12] |
桂荷发,王晓艳. 融资约束、终极控制权结构与环保投资——基于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南方金融, 2018, 1(10): 15-24. |
[13] |
刘卿龙,张兆慧.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上市企业投资效率[J]. 南方金融, 2017, 1(9): 38-48. |
[14] |
陈一新. 刍议公司董事对虚拟股股东的信义义务[J]. 南方金融, 2017, 1(9): 89-99. |
[15] |
倪淑慧,胡海峰. 美国大公司欺诈事件探析——以富国银行丑闻为例[J]. 南方金融, 2017, 1(6): 65-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