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联网金融信息偏在的法律规制 |
刘艳平 |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
|
|
摘要 :由于不同投资者在信息成本投入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信息偏在现象,即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呈不对称状态。互联网金融交易本质上是信用风险的交易。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时空间离和“去中介化”特征,加之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在逐步累积。为了防范互联网金融信息偏在可能引发的金融脆弱、市场失灵、金融不公平等问题,有必要运用法律手段对信息偏在进行规制。为此,要遵循信息偏在内生信用风险的逻辑属性,以构建信息偏在规制制度与方法体系作为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的重点,并使信息工具的功能得以实现。基于目前互联网金融信息偏在规制理念与方式较为落后的实然状况,应当嵌入信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投资者分类保护、信息披露以及“穿透式”监管等制度安排,以此保障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
|
关键词 :
互联网金融,
信息经济学,
信息偏在,
信息披露,
投资者保护
|
|
[1] |
凌士显.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J]. 南方金融, 2019, 1(8): 50-60. |
[2] |
陈一洪. 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瓶颈及突破路径[J]. 南方金融, 2019, 1(7): 89-97. |
[3] |
陈颖瑛,王 娟. 互联网金融的时空特征与运行机制[J]. 南方金融, 2019, 1(5): 13-20. |
[4] |
张 顺,赵翠翠,杨 立. P2P网络借贷救急不救穷?——基于“人人贷”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19, 1(5): 42-49. |
[5] |
王 妍,赵 杰. “金融的法律理论”视域下的“穿透式”监管研究[J]. 南方金融, 2019, 1(5): 92-98. |
[6] |
王运通.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不足与改进建议——基于美国经验的比较分析[J]. 南方金融, 2019, 1(5): 65-72. |
[7] |
阎维博. 债券交叉违约条款:溯源、演化及保护功能优化[J]. 南方金融, 2019, 1(4): 11-19. |
[8] |
王怀勇,刘 帆. 债务催收治理的法制困境及出路[J]. 南方金融, 2019, 1(4): 20-27. |
[9] |
姜永宏,穆金旗,赵婷婷. 大股东交易与中国A股市场股价暴涨暴跌风险[J]. 南方金融, 2019, 1(2): 3-11. |
[10] |
吴学敏,黄正一. 论存托凭证机制下的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J]. 南方金融, 2019, 1(11): 53-60. |
[11] |
李亚飞,刘志洋. 互联网金融利率定价能否准确反映违约风险?——基于P2P网络借贷的实证检验[J]. 南方金融, 2019, 1(10): 15-25. |
[12] |
谭中明,谢 坤,谭 璇. P2P网络借贷生态圈刻画、信用风险生成及防范——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9): 53-61. |
[13] |
胡双发. “妖股”的特征、成因与防治[J]. 南方金融, 2018, 1(8): 43-48. |
[14] |
王 锐. 互联互通机制下中国内地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则为切入点[J]. 南方金融, 2018, 1(7): 58-65. |
[15] |
林慰曾,施心德. 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错配、修复与完善[J]. 南方金融, 2018, 1(6): 73-8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