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证券处罚的裁量困境与解决路径——兼论裁量基准的构建 |
孙海涛,周奇锜 |
(河海大学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
|
|
摘要 :证券行政处罚作为金融监管的强制性环节,始终处在追求主客观相结合、法理情相统一的进程中。当前证券处罚裁量在实体正义、程序正义以及部门法衔接领域方面存在困境,原因在于裁量过程中存在用权尺度宽泛、客观标准不够明确、决断程序未充分贯彻比例原则的问题。为实现证券行政处罚的理性追求,应探索建立体系化的裁量基准制度:第一,裁量基准作为证券监管机构对首先判断权的自我约束,应采用受参与主体广泛认可的制式体例,兼顾各方信赖利益。第二,裁量基准不仅应通过情节判断和效果选择的技术架构达致实体正义,也应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国家机关之间的配合无间与部门法之间的有度衔接。第三,局部适用的证券双罚制度是研判裁量公允的关键,应加强研究与探索案件中对不同主体的责任判断、效果权衡等裁量基准具化的前沿问题。第四,为避免裁量基准的僵化适用并保证裁量权力的能动和裁量结果的适当,可将逸脱条款和听证程序作为微观双罚执行需求的补充,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
|
关键词 :
证券市场,
证券法,
证券监管,
证券处罚,
裁量基准
|
|
[1] |
高 菲.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证券侵权纠纷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以“深港通”为切入点[J]. 南方金融, 2022, 1(4): 91-98. |
[2] |
董世坤. 证券交易所惩戒权的法律性质、价值定位与配置框架[J]. 南方金融, 2021, 1(9): 88-98. |
[3] |
马啸宇. 从比较法视角论我国证券市场吹哨制度[J]. 南方金融, 2021, 1(7): 91-99. |
[4] |
郭文旭. 新《证券法》实施下特别代表人诉讼的启动程序——规则解读、制度构思和完善建议[J]. 南方金融, 2021, 1(6): 90-100. |
[5] |
唐 豪,朱 琳. 我国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的程序解构及其重塑[J]. 南方金融, 2021, 1(3): 87-98. |
[6] |
姜立文,姜 欢. 数据安全对跨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挑战与对策[J]. 南方金融, 2021, 1(11): 83-92. |
[7] |
易楚钧,吴学斌. 我国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滥觞与完善[J]. 南方金融, 2020, 1(6): 82-90. |
[8] |
汪金钗. 先行赔付制度的构建与探索——兼评《证券法》第九十三条[J]. 南方金融, 2020, 1(6): 91-99. |
[9] |
严 书. 论金融消费领域卖方机构适当性义务——兼评《第九次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七十二条[J]. 南方金融, 2020, 1(3): 91-99. |
[10] |
姜立文,杨克慧. 中概股跨国监管的法律冲突与协调[J]. 南方金融, 2020, 1(11): 38-45. |
[11] |
高 明. 信用评级机构民事法律责任的国际规制及反思[J]. 南方金融, 2020, 1(10): 66-78. |
[12] |
薛 力,邸 浩. 考虑现实约束的不确定投资组合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1): 23-36. |
[13] |
高 榴. 上市公司内部人股份减持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南方金融, 2019, 1(2): 43-48. |
[14] |
吴维锭. 论中国存托凭证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善——从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角度切入[J]. 南方金融, 2019, 1(11): 61-70. |
[15] |
谢贵春,胡睿超. 科创板监管规则改革新导向:注重“持续经营能力”[J]. 南方金融, 2019, 1(10): 67-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