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货币政策对金融类影子银行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微观个体的GMM检验 |
王旭鹏 |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天津 300071) |
|
|
摘要 :本文基于2007-2018年A股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类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并就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异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更容易导致金融类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影子银行的发展具有明显逆周期行为。第二,金融类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已对货币政策的调整形成局部“免疫”,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能够限制商业银行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但却会导致整个金融类影子银行的业务扩展。第三,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上,同信贷渠道相比,利率渠道的作用更加显著,利率下降时更容易导致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业务扩展。针对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要加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发挥利率传导机制在控制金融类影子银行规模扩张上的作用。第二,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地对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调控,引导其影子银行规模的合理发展。第三,要重视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变动,可考虑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中介目标,加强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监测引导,以更精确地观测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有效引导金融类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
|
|
关键词 :
货币政策,
影子银行,
金融机构,
系统GMM,
社会融资规模
|
|
[1] |
王振霞,吴 芳. 零利率下限、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 南方金融, 2020, 1(8): 13-27. |
[2] |
陈 和,陈增欢. 商业银行监管套利、影子银行业务与资产结构变化[J]. 南方金融, 2020, 1(7): 23-33. |
[3] |
李兵兵. 负利率政策在国外的实践及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 南方金融, 2020, 1(5): 73-80. |
[4] |
郭 娜,刘潇潇,冯 立. 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研究[J]. 南方金融, 2020, 1(3): 20-29. |
[5] |
焦春杨. 浅析再贷款协议的法律性质和行政优益权[J]. 南方金融, 2020, 1(10): 93-100. |
[6] |
中国人民银行三亚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定向降准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0, 1(1): 3-11. |
[7] |
丁 攀,尼玛旺堆,张 翔. 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效应的国外研究进展[J]. 南方金融, 2020, 1(1): 12-22. |
[8] |
姜永宏,莫 斌,肖 迪. 行业同群效应视角下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9, 1(7): 18-28. |
[9] |
陈得文,吴华强,魏荣桓. 美国、日本应对金融和经济周期冲击的政策选择及对中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9, 1(6): 16-27. |
[10] |
张 强,夏陈亮,隋学深.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的典型模式、风险特征及应对策略[J]. 南方金融, 2019, 1(2): 31-42. |
[11] |
王 宇. 美联储货币政策困境与变革[J]. 南方金融, 2019, 1(10): 3-6. |
[12] |
李 鹏,张润驰.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效应模拟仿真分析[J]. 南方金融, 2019, 1(10): 37-47. |
[13] |
连 飞. 中国式影子银行与货币供给:促进还是抑制?——基于信用创造视角的研究[J]. 南方金融, 2018, 1(7): 20-27. |
[14] |
卜振兴. 资管新规的要点分析与影响前瞻[J]. 南方金融, 2018, 1(6): 66-72. |
[15] |
尚晓贺,陶 江. 动量化货币指标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基于美国支付系统数据 [J]. 南方金融, 2018, 1(4): 9-19. |
|
|
|
|